Skip to content

伊壁鸠鲁 (Epicurus)

生平简介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前270年)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萨摩斯岛的一个雅典移民家庭,后在雅典建立了著名的"花园"(The Garden)学园,这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哲学团体,包括妇女和奴隶。

主要思想

1. 快乐主义伦理学

  • 快乐是至善: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和至善
  • 静态快乐与动态快乐
  • 动态快乐:满足欲望的过程
  • 静态快乐:欲望满足后的平静状态
  • 审慎的快乐主义:主张理性选择快乐,避免带来更大痛苦的快乐

2. 原子论

  • 继承并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 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 提出原子有"偏斜运动"(swerve)来解释自由意志

3. 神学观点

  • 神存在但不干涉人间事务
  • 反对迷信和恐惧神灵
  • 认为对神和死亡的恐惧是痛苦的主要来源

4. 认识论

  • 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 强调经验观察的重要性
  • 提出"准则学"(Canonics)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

主要著作

伊壁鸠鲁著作丰富,但大多已失传,现存主要作品有: - 《致希罗多德信》(论自然) - 《致美诺俄库信》(论伦理学) - 《致皮索克勒信》(论天文学) - 《主要学说》(Kyriai Doxai) - 《梵蒂冈格言集》

四重疗法(四重药方)

伊壁鸠鲁提出消除精神痛苦的四个原则:

  1. 神不足惧:神不干涉人间事务
  2. 死不足忧:死亡与我们无关,因当我们存在时死亡未至,死亡来临时我们已不存在
  3. 乐易求:真正的快乐容易获得
  4. 苦易忍:痛苦容易忍受,因为剧烈痛苦不会持久,长期痛苦可以忍受

伊壁鸠鲁学派

1. 学园特点

  • 位于雅典的"花园"
  • 强调友谊和平等
  • 简朴的生活方式
  • 男女平等接受教育

2. 生活实践

  • 主张自给自足
  • 重视友谊
  • 追求心灵的平静(Ataraxia)
  • 节制欲望

影响与遗产

  1. 哲学影响
  2. 影响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物性论》作者)
  3. 对近代功利主义有重要影响
  4. 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可追溯至其思想

  5. 科学影响

  6. 原子论对现代物理学有启发
  7. 经验主义认识论影响科学方法

  8. 文化影响

  9. "伊壁鸠鲁主义"成为享乐主义的代名词(虽然与其原意有出入)
  10. 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有影响

  11. 现代意义

  12. 对现代幸福研究的启发
  13. 对简单生活和心理健康的重视
  14. 对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批判

著名格言

  1. "死亡与我们无关,因为只要我们存在,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
  2. "知足常乐者最富有。"
  3. "不要因为渴望你没有的东西而破坏了你所拥有的。"
  4. "友谊环绕着世界,呼唤我们走向幸福。"
  5. "一切善的根源来自肚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

伊壁鸠鲁的思想虽然常被误解为单纯的享乐主义,但实际上他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的、审慎的生活方式,追求的是心灵的平静和摆脱恐惧的自由。他的哲学对后世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伦理学、心理学和幸福研究领域。